【負責人解讀】縣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書記、局長邢晉輝關于《霍邱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政策解讀

2022-04-15 16:49   瀏覽量:      文字大?。篬 ]   背景色:       

為更好宣傳霍邱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現將文件背景、起草過程、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相關事項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反復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十三五”以來,全縣上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形成深厚氛圍,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主體意識進一步提升。全社會關注環保、參與環保、貢獻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日益成為社會主流風尚。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起點,也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發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設“美好安徽”的關鍵時期。對于霍邱而言,未來五年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又是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和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的考驗期。為了更好服務全縣綠色發展大局,編制《霍邱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意義重大。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2020年10月,縣政府組織縣生態環境分局、發改、經信、自然資源、住建、水利、農業農村和交通等部門,專題研討我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研究部署《規劃》編制工作。2021年1月-2021年5月,完成《規劃》初稿編制并經縣生態環境分局和縣直有關部門討論修改,形成《規劃》征求意見稿,并廣泛征求縣直有關部門意見。2021年10月,經多次對接省、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并經生態環境系統內部多輪修改完善后,形成第二版《規劃》征求意見稿。2021年12月,縣環委辦再次線上征求縣直有關部門意見,并經修改完善后形成第三版《規劃》征求意見稿。2022年1月,縣生態環境分局再次組織縣直有關部門召開《規劃》審查會,從規劃內容、指標體系、重點任務等方面進行充分討論,并經修改完善后形成《規劃》送審稿。后經法制審核后,于2022年3月原則通過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四、工作目標

《規劃》主要總結了“十三五”期間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成效,提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編制規劃基準期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偨Y了我縣“十三五”期間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固體廢物監管、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目標。提出了《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傮w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人居環境更加和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逐步形成“綠色、共享、高效、低耗”生產生活方式。同時,根據安徽省和六安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標體系,從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4個維度,設置了17項主要指標。

(三)全面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提出了全縣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三大措施。一是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促進綠色轉型發展。二是完善低碳管理制度,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主動應對氣候變化。三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全民環境保護宣傳和教育行動計劃,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消費模式。強化環境管理責任,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最終形成多元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

(四)推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五項措施。一是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做好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推動PM2.5濃度持續下降,力爭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加強大氣面源和噪聲污染治理。依托大氣網格化監測系統,推進施工、道路、堆場揚塵污染控制。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對排放超標企業開展限期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完善飲用水水源預警監測自動站建設和運行管理。實施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持續深化水污染治理。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分類管控和集中處理,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在重點入河排污口實現數字化自動監控,推進雨污分流改造,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管,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和安全利用,嚴格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二是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三是提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善面源監測網絡,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四是強化環境風險防控。建立健全環境健康和風險防控管理體系,提升環境風險防控基礎能力。持續推進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風險防控工作,提升廢物利用、處置和監管水平。五是協同促進長三角環境共同保護,實現生態系統協同共保、環境污染協同共治、監管機制協同共建。

五、修訂主要內容

“十四五”時期,PM2.5和O3協同控制體系建立完善,空氣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地表水劣Ⅴ類全面“清零”,縣城區黑臭水體實現長治久清,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生態功能初步得到恢復。全縣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市里下達目標,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叭€一單”管控作用全面發揮,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六、創新舉措

《規劃》的指標設置充分銜接了省、市“十四五”規劃成果,充分考慮我縣實際,注重各項指標的科學性、導向性和可監測、可考核,提出了由17項主要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兑巹潯分笜嗽O置上,統籌考慮水、土壤、大氣、固廢等環境要素,更加注重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和高水平生態保護修復,圍繞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重點領域設置17項指標。

二是突出延續性和創新性。17項指標中有部分指標是“十三五”規劃沿用的指標,新增加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降低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放射源事故發生率、生態質量指數等指標,突出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方向和新要求。

三是突出引導和約束。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指標,預期性重點突出引導性,指期望的發展目標;約束性指標更多反應工作剛性要求,具有強制力?!兑巹潯吩O置的17項指標中,有6項是預期性指標,11項為約束性指標。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從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評估督導、落實資金保障、強化人才支撐、加強社會監督五個方面保障規劃有效實施,形成建設新階段現代化幸?;羟竦膹姶蠛狭?。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撥打標題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亚洲成av人片一区|最新国产91精品第二页|人人澡人人透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