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期,省、市、縣三級政府對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重點方向、重大任務和重要舉措作出了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契合省市有關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和《霍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整體安排,積極打造縣域科技創新策源地,起草了《霍邱縣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一是高水平推進科技強省的需要。《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指出以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主線,以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二是融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需要。快速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探索建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全縣將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參與產業鏈分工,為加快創新資源對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團隊引進等提供了強勁的動能。
三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不斷提高全縣農業科技水平,集聚技術、資金、政策等發展動能,將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轉化為農業增收、農民致富的優良資產,打造富有科技含量的現代農業“升級版”。
三、文件起草過程
一是思路研究階段。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縣直有關單位圍繞“十四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重大領域和重大問題,應分別編制分管領域的專項規劃?;羟窨h科技局在2021年下半年啟動規劃編制工作,組建規劃起草組、收集相關資料、謀劃規劃思路。
二是規劃編制階段。充分發揮地方高校智庫作用,委托安徽科技學院作為編制單位,于2021年9月26在霍邱縣科技局開展規劃座談會,收集各部門意見,并走訪科瑞達禽業、龍翔美食王禽業、浩宇牧業、環宇米業、馬鋼張莊礦業、六安鋼鐵控股集團等企業進行實地調研,聽取企業科技創新需求。
將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產業鏈粘結人才鏈的理念,貫穿整個《規劃》編制主線;在編制過程中實時跟進省科技創新規劃和市科技創新規劃內容,與上位規劃的發展基礎、主要任務、目標指標等關鍵環節進行了相應銜接,在2021年10月形成《規劃》(第一稿)。
三是修改完善階段。2021年10月26日,縣政府辦組織召開《規劃》征求意見會,縣科技局廣泛聽取發改委、經信局、農業農村局、畜牧中心、水產中心、經濟開發區、霍邱現代產業園、長集農業產業園、彭塔鎮、馮井鎮、安徽龍翔、六安鋼鐵企業等部門及企業的反饋意見。會后認真修改形成《規劃》(第二稿)。
2022年1月10日起至2022年2月9日,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辟了專欄,將《規劃》(第二稿)進行了線上公告,誠邀全縣人民及社會各界人士建言獻策、暢所欲言,收集整理了一些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建議。3月12日根據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形成《規劃》(第三稿)。4月21日,根據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六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對《規劃》進行了補充完善。5月24日經縣十八屆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于6月24日印發。
四、工作目標
力爭到2025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1.7%,創建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3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年均增長10%以上;全縣高層次人才團隊達到1個以上,科技特派員隊伍穩定在400名左右;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提升。
五、主要內容
(一)高度重視產業創新驅動。從推進鋼鐵產業科技創新、加快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培育新興產業鏈創新鏈、加快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四大科技創新領域進行了布局規劃,指明了主要科技創新工作方向。
(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持續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加快完善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梯次培育機制。持續開展“四送一服”活動。制定落實《霍邱縣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方案》。
(三)強化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從推進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搭建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助推鄉村振興四種措施全面推進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工作。
(四)鼓勵跨地域協同性創新。加快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對接滬蘇浙創新資源,學習滬蘇浙創新機制,探索建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引進集聚高端科技要素資源,推動全縣主導產業創新升級。
(五)打造開放融合創新平臺。從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高質量建設產業承接區、促進孵化平臺體系發展四大版塊推動創新平臺建設。
(六)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通過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打造科技特色園區;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增加專項資金投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四種方式把人才引進來、留得住、用的好。完善和落實高層次人才項目獎勵、創新創業、子女入學等各項扶持政策,打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六、創新舉措
一是助推產學研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合作,促進技術鏈與產業鏈融合,切實實現科技武裝產業的宗旨。
二是推進了政府職能轉變。為創新創業打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加大在重點科技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審批、規劃、建設等環節上提前介入力度,落實“一對一”項目幫辦制。
三是增強了激勵政策。制定落實《霍邱縣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從高企入選培育庫的資金扶持政策、高企所得稅地方增量返還、高企“白名單”推薦以及科技金融體系。
四是健全科技服務體系。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內外科技服務機構在我縣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開展科技中介服務。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出臺落實各項鼓勵創新政策,健全市場機制。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霍邱縣“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實施推進領導小組,負責全縣科技創新工作的總體指導和協調。
二、營造創新氛圍。持續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加強對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典型創新創業人才和創新型企業的宣傳。
三、強化政策落實。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科技創新、科技獎補、科技人才等各項政策,制定更優的科技獎補方案。
四、協同區域創新。積極參與區域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共建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共建投資基金平臺,聯合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