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解讀】《霍邱縣“十四五”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

2022-08-26 14:47   瀏覽量:      文字大?。篬 ]   背景色:       

 

 

2022年6月,縣應急局牽頭組織起草了《霍邱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按程序廣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建議,履行并通過了司法局司法查流程。經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以減災救災委員會文件印發實施,現將有關情況解讀說明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據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時期,也是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今年以來,省、市兩級“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繼出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規劃工作部署,編制我縣“十四五”防災減災規劃是推進全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建設現代化,最大限度減輕自然災害風險,有效防范和應對重特大災害挑戰,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編制依據

根據《安徽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安徽省“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六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六安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及能力建設規劃》《六安市“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霍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霍邱縣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有關文件,制定本規劃。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制定《規劃》有利于更好貫徹落實上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部署,全面推進我縣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提升抗御自然災害現代化水平,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新階段現代化美好霍邱建設新征程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六安市減災救災委員會關于印發<六安市“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的通知》(六減救〔2022〕3號)印發后,按照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批示要求,縣應急管理局高度重視,在廣泛組織學習《六安市“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的基礎上,為確保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縣應急局召開黨委會議研究專項《規劃》編制經費問題,并確定通過委托第三方專業技術支撐機構購買專項服務。同時,明確牽頭股室,全力配合起草我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我局積極與市應急管理局、縣級相關部門對接,準確把握市、縣各項規劃基本方向和理念,確保與各項上位規劃、專項規劃充分對接,結合我縣實際,建立符合我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各項目標指標體系,設置了《規劃》主要任務,形成了《霍邱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初稿)》。在充分征求單位內部意見基礎上,重新修改完善,形成了《霍邱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并通過OA和政務公開網向各鄉鎮、開發區和縣減災救災委員會成員單位以及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并結合征求意見反饋內容,逐一梳理反饋意見,進一步提煉和完善文本,形成規劃送審稿,按照縣政府常務會議議題呈報要求,7月14日,縣應急局將《霍邱縣“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送審稿)》(以下簡稱《規劃(送審稿)》)向縣司法局申請司法審查。7月19日,縣司法局給出司法審查意見,原則同意該《規劃(送審稿)》。7月18日,《規劃(送審稿)》經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會議審議通過后,履行縣政府審核流程,8月7日《規劃(送審稿)》經縣政府常務委員會審定同意后,8月26日以縣減災救災委員會文件印發。

四、工作目標

1、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綜合立法取得積極進展。

2、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以內,年均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

3、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進一步完善,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其中,氣象監測精密度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災害影響區域內預警信息發布覆蓋率達到95%。

4、關鍵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進一步提高。

5、所有鄉鎮應急物資儲備庫相互協調,災害發生8小時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自然災害救助政策進一步完善,災害綜合救助水平顯著提高。

6、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力量參與水平顯著提高,保險等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發揮。

7、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個。全縣每個城鄉社區均有不少于1名災害信息員,多災易災鎮、村設置A、B崗。

五、主要內容

《規劃》包括5個章節。第一章介紹全縣自然災害的現狀與形勢,主要是總結回顧“十三五”時期全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主要成效,分析研判“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與挑戰、發展的機遇。

第二章介紹“十四五”時期全縣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第三章介紹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現代化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現代化。一是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現代化“五項體制機制”建設,即:健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體制機制、健全自然災害防治法規和預案標準體系、健全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健全災害信息共享和輿情應對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二是推進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現代化“六個能力”建設,即:加強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能力、加強自然災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強綜合應急救援救災能力、加強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加強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基層綜合減災能力。

第四章介紹防災減災救災七項重點工程,即: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程建設、自然災害搶險救援隊伍建設、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支撐力量建設、自然災害保險建設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全縣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第五章介紹加強組織領導、保障資金落實、加強部門協調、強化監督管理4項保障措施。

六、創新舉措

一是提出我縣實際“十四五”期間的規劃目標,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制度更加完善,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進一步完善,關鍵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進一步提高,災害綜合救助水平顯著提高,防災減災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

    二是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程建設、自然災害搶險救援隊伍建設、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支撐力量建設、自然災害保險建設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全縣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七大重點工程建設。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落實責任,確保規劃任務有序推進、目標如期實現。

    二是保障資金落實。完善政府投入、分級分類負責的防災減災救災經費保障機制,持續保障投入力度。

    三是加強部門協調。加強統籌協調,優化整合資源,完善跨鄉鎮、跨部門規劃實施協同配合機制。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建立規劃實施的管理、監測和評估制度,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撥打標題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亚洲成av人片一区|最新国产91精品第二页|人人澡人人透人人